守望良心

主页 / 守望良心

守望良心

  • 版权所有: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
  • 编辑:《净慧长老选集》编辑组
  • 分类:
  • 书籍语言:中文
  • 电子书籍:
内容简介:

这本小册子,结集了我从今年1 月1 日至2 月8 日在南北不同场合的20 多篇讲演稿,以呼吁良心为重点,所以就将书名定为《守望良心》,作为内部资料印送结缘。第一次印了两千本,很快就被信众索要一空。现在是第二次印刷,借此机会写几句话,对“良心”一词作些解读,帮助读者理解我讲这些话的苦心和愿望。

“良心”一词,出自《孟子》,其文曰:“……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这段话大义是说,仁义之心人皆有之。此仁义之心,即是人人天然本有的善良之心,就是良心。所谓“放其良心”,即此本自善良之心,由于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其渐渐流于不善,以无力加以收摄,习染日深,良知日蔽,以致弃善就恶,贪赃枉法,毁灭身家,贻害社会。所以我们要将失落的良知良能加以收拾,此即人生的修养。在我们的社会中,尽管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丧失天理良心,但其危害性极大,影响很坏,应从改善人心、增进道德、宣扬因果报应等方面着手,高声疾呼,挽救良心,守望良心,让失落的良心,尽早回归。

我作为一个年老的僧人,从旧社会走过来,经历了许多的事情,总觉得人没有信仰不行,不讲因果不行,不讲良心不行,不讲道德不行。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是做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坚持做人的八字方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有保障。历观前贤国与家,未有身不修而能齐家的,家不齐而能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的修养,先从自己做起。有了榜样的作用,说话有人信服,做事有人拥护。要以信仰为根本,培养做人的神圣感;要以因果为原则,培养做人的敬畏感;要以良心为保证,培养做人的责任感;要以道德为操守,培养做人的尊严感。做人有此八字方针,养成神圣之感、敬畏之感、责任之感、尊严之感,社会的淳风美俗就有望形成,社会的和谐、人生的幸福,就有了保障。

谨以老衲的一得之愚奉献给读者。是为序。

 

净慧
二零一二年七月三日晨
于四祖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