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公影集

主页 / 慧公影集

慧公影集

  • 版权所有: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
  • 编辑:《净慧长老道影》编辑组
  • 印行日期:2020年7月
  • 分类:
  • 书籍语言:中文
  • 电子书籍:
内容简介:

照相术的发明和普及,使人的真实形象得以保存流传,也使得人们可以纪录诸多具有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的瞬间。在某种意义上,也为我们留住了生命中一帧帧珍贵的回忆。

在整理净慧长老图片资料、编辑《净慧长老道影》的过程中,编辑组义工们分阶段梳理了目前收集到的数以万计的图片资料,确定了分册编辑、逐一出版的总原则,并于二〇一八年四月推出了《净慧长老道影》
第一册《法乳寻源》。该书集中呈现了耄耋之年的净慧长老赴尼泊尔、印度,参拜佛国圣地的全过程,并配以长老的巡礼日记。

在整理资料过程中,有一部分图片引起了编辑组的注意,这即是长老在不同时空因缘下留下的单人影像。这部分照片并非与某一特定主题或活动相联系,却真实地反映了长老不同时期的样貌与风范。有鉴于
此,我们尽可能地汇集了长老的单人影像,结集为《慧公影集》。

《慧公影集》共分五个篇章,“云门得法”“法源受教”“法音宣流”“天下赵州”“双峰正觉”,收录图片四〇四帧,按时间顺序排列。“云门得法”,即长老一九五一年于云门寺虚云老和尚座下受戒至赴北京求学前的阶段,凡五年;“法源受教”,自一九五六年进入中国佛学院学习,至一九六三年长老被错划为“右派”,凡七年;“法音宣流”,自一九七九年重返北京,至一九八八年筹组河北省佛教协会,期间长老任职中国佛教协会,操持《法音》编务,襄理会务,凡九年;“天下赵州”,自一九八八年河北省佛教协会正式成立,至二〇〇三年赵州柏林禅寺万佛楼落成开光,祖庭中兴业竣,凡十五年;“双峰正觉”,自二〇〇三年长老于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晋院升座,至二〇一三年四月于黄梅安详示寂,凡十年。全书图片时间跨度越六十年,其资料价值可以想见。可能因时代环境及社会条件所限,目前所收资料中,未见长老云门受戒前及“文革”期间的图片。

严格而言,这里呈现给读者的更应该说是净慧长老的个人影像,故加副题“净慧长老个人影像集”。编者选取图片的第一原则即长老一生不同时期的单人照片,以精为要,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其生平大概、样貌
变化,并从图片蕴含的信息中体会其所处时代的佛教发展及社会风貌。当然,想绝对做到这一点也非易事。例外者二:一、少数早期照片颇为珍贵,虽非单人影像,亦难舍而不用。二、还有部分照片,从构图角度而言,需要其他人物的互动,否则画面难以成立。

《影集》所呈现的四〇四帧图片,有长老于云门得法后步行数十里所摄影像,双目低垂,端正肃穆;也有示寂前月余巡礼五祖古道,山间趺坐,耄耋苍老的形象。既有复兴柏林道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时的艰
苦身影;也有弘化南北,主持法务时的庄严仪容。既有洒扫山门、身入堂寮的入泥入水;也有高踞法座、模范人天的禅者风范。既有法源求学时的意气风发,也有入生活禅后的洒脱自在。凡此种种,读者自可意会。

《慧公影集》的编辑,编者无意于配以过多的文字,仅从长老历年诗作中,选取若干首,以作某一时期的呼应。“诗为心声”,长老的诗句当是其人生经历最好的注脚。开篇所录传印长老之《时逢谷雨忆故人》可作为了解慧公生平的导读。

随着编辑工作的深入,编者获得两点启发。一是图片的特殊价值在于可以弥补很多历史事件未能完整诉诸文字的缺憾,可与年谱相互发明,是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的重要资料。二是图片资料虽然宝贵,但需要加以充分辨识、整理、分类,这样才能有效利用和保存,才能更具价值。净慧长老虽仅示寂七年,但是部分图片虽经多方请教、探寻,依然未能获知准确的拍摄时间、地点,合影照中则有不能完全辨认合影者姓名的情况。有鉴于此,及时、广泛、完整地收集、整理长老的影像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刻不容缓。我们也愈发感觉到这样一本影集,不仅承载着展现慧公长老不同时期法相和风范的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历史资料价值,这一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彰显。因此,我们尽可能地对影集所收录的图片详细标明时间地点,个别图片仍有待来贤的进一步研究考证。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也参考、借鉴了同类图书的有益做法,取长补短。王佳、腾思、腾俊所编《净慧长老编年事辑》,对于图片拍摄时间地点的确定,颇多助益。此外,我们还就部分图片的时间、地点、拍摄背景等信息询问了有关人士,恕不一一具名,谨表谢意!

或按常规,本集似应名为《净慧影集》,但编者皆为长老门下僧俗弟子,此册之编辑为追思缅怀长老之恩德,尊师重道,见贤思齐,以恭敬故,名之《慧公影集》。